如何鑑別人類 – 當機器人有五感有情緒有智慧并有人類的外貌, 當人類體內裝了人工支架,整容,甚至是用人造的器官時,我們該如何定義人類和機器的分別呢?早於1999年上映的電影機器管家(Bicentennial Man)就已經提出了這個問題。而電影原著的草本更是來自1976,40年前的得獎科幻小說。當 Elon Musk 的人腦接口 Neuralink 成為事實,你心目中的答案還能成立嗎?
相比起世界末日論,本諸更相信機器能幫助人類文明到達另一個新的高度,而非成為敵人。人類如何和機器相處,在這部20年前的電影就已經給我們提供了線索。
讓我們先換一個角度,從剛進入職場的新鮮人的角度來看機器管家(Andrew Martin 簡稱小安) 的成功旅程。第一天上班,雖然有男主人(老板)的友善介紹,但是女主人和大小姐(其他高管)看上去不是很好相處。小安兢兢業業努力做好分內的工作,並且非常留意周圍的事物不斷學習希望能夠幫忙。在無意打碎二小姐的水晶小馬後,更是昼夜苦讀,發揮創造力想象力努力做成了另外一個巧奪天工馬的雕塑,成功獲取二小姐的贊同並且成為一輩子的好朋友(同盟)。
令小安不斷成長突破框框,男主人的鼓勵和幫助是不可缺少的。從一開始命令家人把小安當成是家庭的一份子(企業文化),到發現小安在學習新事物方面的天分後,讓小安在完成基本工作後有足夠的時間學習。不但提供書籍工具而且還有私人輔導。並不把小安當成是傭人一般使喚,反而像對兒女一樣循循善誘,解釋每個行為背後的動機和情感。當機器人公司因為小安有情感(’設計錯誤’)要收回時,主人第一時間挺身保護。是萬中無一的好老闆!當然要像小安這樣能不眠不休過目不忘而且忠心的員工并非易事。
現在我們再從機器到人的蛻變過程來看小安。從一開始小安就有很強的好奇心努力模仿,能理解(或是說嘗試理解)周圍人的情緒變化,並且希望幫助他人。小安自我意識開始萌芽,希望有銀行戶口並且自己支付開支。再到穿上衣服有尊嚴意識,在博覽群書後很自然開始思考「不自由,毋寧死」的理念,並得到主人的理解從而獲得自由。
獲取自由的小安開始很希望能找到同類,把他們解救出來一起生活。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後,小安沒有放棄。反而更加努力希望改進自己和人類的距離更加縮短。他的發明亦令人類文明跳躍般的進步。愛與希望和相愛的人一起生活下去給了小安無比的勇氣,身邊人的鼓勵和支持令小安有了無敵的團隊。
片中宣佈小安是人類歷史上最長壽的二百歲人瑞時,也同時代表了機器到人類完美的進化。如何將此過程复制就是今天人工智能界的熱門話題。深度學習已經把海量數據變成觸手可及,材料的進步也令機器人的外型設計和人相似。但如何讓完美硬件加上人性的感情現在我們并沒有頭緒。劇中小安的感受引領著他’進化’,從’恐懼’被再次要求跳窗,到見到小主人失去心愛玩具的’憂愁’,對機器公司老闆不尊重的’厭惡’,更多的是和小主人成為真摯好友的’快樂’,累積成為小安的記憶島嶼!目睹小主人去世的’悲痛’而不能落淚,再到學會如何說善意的大話一吻贏得美人歸,更進一步為了爭取承認夫妻關係而登上聯國議會的’勇氣’,到第二次上聯國議會的’豁達’和落涙私語(我們已經盡力了),小安的複合情緒已經進入另一個層次。執子之手,與子偕老,生死相隨更是人類的理想境界。作為人工智能界的一員,熱切期待智能和情感的結合快些到來。
渾諸喜歡人工智能,對機器和人類的交流有濃厚的興趣。